园子里的开发者如何愉快地面基

进燕园2年,撸代码若干年。

只从加入PKU Helper算起的话,是几乎整整1年。稳定的输出着一个个*.java,看Google I/O大会,开始关注架构与安全;Github上首次收获了陌生人的star和fork,搭了自己的主页luolc.com;买了服务器,知道了Apache和SQL是何物。

作为程序员,看起来是成长了不少:技能树点的越来越丰满,会的语言也不知不觉上了两位数,甚至开始有猎头伸出橄榄枝了。

而作为程序员,困惑的事情倒是一直没变过。

看教程,写文档,查Google,改Bug,画视图,想需求——无论在做什么,大都只有自己一个人
迷茫时不知向谁求助,喜悦时不知向谁分享。若是夏夜里改着Bug,时不常听到阵阵蝉鸣,大脑放空的一瞬间,会感到深切的孤独感。

我不知别的程序员们是何种样子的生活状态,于我自己而言,这一路上最大的敌人,便是长时间头脑卡壳时深深的挫败感——茫然无措,尝试了一个又一个法子,却无一起效。那些个榨干脑汁却仍旧毫无头绪的漫漫长夜,实在煎熬的很。
而之所以捱到现在,依靠的应当是AC时的畅爽,画出优美GUI时的惬意,以及听到用户说喜欢你的产品时油然而生的满足感。

从小就叫喧着以后绝不做码农,却义无反顾的跳进坑而无可自拔。已然坚持到今日,往后也定会这么走下去了吧。

然而该如何优雅的看待那孤独感,仍是个亟需解决的难题。

于是,我开始琢磨如何破局。

从迈入着园子起我便觉得,所谓大学,所谓名校,最大的优势定然不是什么名师或者课业本身,而是身边充斥着的大牛们。在自己充满无限可能的年纪里,周围是一群好学上进,充满想象力与浪漫主义的伙伴,陪你一起疯狂,一起实现梦想,才真的是弥足珍贵与幸运的事。
我尝试着能想到的一切渠道,去接触,去学习,去搭讪那些充满创造力的、有趣的、乐于分享的技术控们。

在Helper开发组,遇到软萌的🐻DD和好学的乐天他们;在开源协会,遇到另一个野路子老蒋,Hackathon狂魔熊大;在Hackathon遇到了温柔美丽的🐍;Google时搜出了隐藏大BOSS杨垒和后来的队友子扬;经无数人介绍认识了闻名医学部的凯爷;在全校最具潜力的开发社团北大车协认识了大师兄。Oops……仔细想来,自己已经慢慢的认识了这么多厉害的人们。他们身上不计其数的闪光点,也便是自己欠缺着的,需要努力追赶的地方。

然而也许因为人总是贪婪的吧,我从未有“这就足够了”一类的满足感,总是一刻不停的渴望着结识更多、更多、再多一点的志同道合的伙伴。而另一个小小的期待则是,这些个天才们要是凑在一起,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?

在需求如此旺盛的背景下,就总想着:是不是该有个技术社区呢?

Helper开发组心水了一整个学期的教学互助,在秋天的新一学期里终于要成为现实了。第一次是内部的,也许再往后可以是邀请制,接着慢慢的完全开放。我们可以凑在一起探讨新技术,调侃着几家大厂又有了什么新动向。办主题沙龙,聊代码,聊人生,聊心路历程,聊如何找到女朋友。要是在学校呆烦了,甚至可以试着约一发Google Beijing Office,MSRA之类的梦中圣地,看看人家的食堂,再对比下学一,以此坚定好好学习的信念。

自己心里也老是有无数的干货湿货想分享给别人,无论是又Get了什么牛逼闪闪的架构,还是猎头新推给我的职位自己去不了想share信息给合适的人。有时候也会想象,要是学校里有个活跃的社区,那会不会成为技术们的一个窗口,大厂的校招,Startup寻觅技术合伙人等等都有了平台,于公司于个人都是双赢的效果呢。

而自己许多心念的却没有多余精力做的idea,也许就能找机会起个开源项目,拉帮结伙如火如荼的搞起来了。半年前的寒假里,自己曾经列了一个List的idea,其中评课还在无比缓慢的卡着,校园卡签到倒是这两天在老蒋的点拨下柳暗花明。一个个idea冒个不停,真的好期待他们有一天被真正实现出来,成为提升园子里每个人生活质量的产品,像如今的PKU Helper一样。

想象中的世界美好的很,不过现实是并不存在这么个社区,除非自己动手丰衣足食。

抱着以上种种幻想,写了这篇碎碎念。打算把它PO出来,转给几个自己心目中的大牛们,看看有没有人和自己不谋而合。若是其中有谁有着跟自己一样殷切的期望,想为建设这么个社区贡献力量,那就是超级幸运的事。如果你看到这篇文章,并觉得有点点认同的话,不妨也转给你认为最有可能对这事儿感兴趣的小伙伴手里~

也许,就真的成了呢~

8.25凌晨于寂寞的111寝,Luolc